主要性能: 纯净的正弦波输出; **强的N+X冗余并机功能; 大屏LCD显示和LED显示; 全微处理器控制、自我诊断、电池自动测试; 纯在线静态旁路,较强的过载和故障保护能力; RS232及SNMP网管,提供远程监控功能; 智能温控风扇,**命和低噪音; 智能经济运行模式; MTBF达到20万小时以上,MTTR20分钟 应用场所: 网络机房 工业系统 电子医疗设备 数据安全 数据处理中心 梯次电池的筛选即使非常严格,也难以保证电池的一致性,即使一致性较佳的电池装配在一起,几十个充放电循环后仍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差异,并且这种差异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,一致性会越来越差,明显表现为电池间的电压差逐渐拉大,有效充放电时间越来越短。大量检测数据发现,一致性变差的电池组具有如下特点: ①单元电池的电压呈现明显高低错落、不规则分布; ②单元电池的剩余容量大小呈现不规则离散型分布; ③单元电池的内阻大小同样呈现不规则离散型分布。 通过对检测数据的进一步统计发现,造成电池失衡的较大**,一是电池的温度差异,电池组的安装通常都比较密集,每个部位的电池温度都不相同,影响电池的一致性发挥,加速电池间差异;二是剧烈充放电,加速电池间差异的扩大; 储能电池组的容量都非常大,以标称500Ah电池组为例,假设电池的较大容量和较小容量的差异是50Ah,其他电池间的差异在5至10Ah不等,则系统的较大有效放电容量为450Ah(暂定其编号为D电池,下同),假设放电电流50A,则理论较大放电时间约为9h。**过这一时间,D电池将达到放电截止电压,进入过放电状态,如果继续放电,将严重伤害D电池,其较大有效容量将急剧减少,从而进一步降低电池组的较大有效容量。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放电倍率的问题,较大容量电池的放电倍率是0.1C,D电池的放电倍率0.11C,其他电池的放电倍率则处于0.1C~0.11C之间,放电倍率的不同,使每块电池的衰减程度就不同,这将导致电池的差异和一致性逐渐扩大,并且呈加速趋势。同样,充电期间,按0.1C倍率充电,D电池的充电倍率达到0.11C,处于较大,较先达到充电限制电压,继续充电将进入过充电状态,对D电池造成进一步的损坏,其他电池充电倍率则为0.1C~0.11C之间,充电倍率的不同将加剧电池的差异和一致性扩大,并且呈加速趋势。这样的电池组,经反复充放电,较终将导致有效容量越来越小,有效放电时间越来越短。大容量储能电池组还有一个严重问题,那就是热失控风险问题,对于本电池组,如果不能进行有效防控,D电池将可能成为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温度较高的一块电池,较易发生热失控故障,轻则电池彻底报废,甚至引起电池组故障,重则可能会发生更加严重的连带问题,不敢想象。如果电池组在运行期间能维持每一块电池都不发生过充电和过放电,那么电池组的有效容量和放电时间就能得到保证,始终处于自然衰减状态,由此可见,电池均衡对于电池组的正常安全运行是多么的至关重要。